我國服裝市場布局定制市場 私人定制解決行業痛點
上傳日期:2017-06-23 08:50:58 瀏覽次數覽1128次
量體裁衣,是大多數服裝人都盼望實現的理想。但現實中,由于私人定制服裝的量體、打版、裁剪等環節需要大量人工參與,生產成本高,制造周期長,難以大規模生產及推廣,市場較為小眾。私人定制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發展較為成熟,而在我國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,定位于高端客戶通過高價實現盈利,例如定制西裝單價通常在兩萬以上。針對大眾市場的定制服裝多為小作坊,尚無品牌統一開拓市場。
供給端:生產規?;款i得到突破,有望助力品牌商解決行業痛點
難以規?;萍s私人定制行業發展,大數據+智能制造幫助突破量體、打板關鍵環節,柔性供應鏈實現定制服裝的批量化生產,有望降低制造成本、縮短定制周期。技術端的進步使得大眾定制得以快速發展基礎具備。 近年來服裝行業陷入調整,高庫存+高倍率(高價格)成為行業兩大痛點,私人定制可有效解決該痛點,催生品牌商進入熱情:定制服裝主要采用C2M運作模式,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下單,廠商收到貨款后進行生產,資源配置效率高,庫存風險小;C2M模式壓縮傳統產業鏈的中間渠道環節,消費者可以直面品牌廠商,節省流通成本,提高產品性價比。
需求端:定制服裝迎來需求拐點,有望成為消費新風口
《2016-2021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》顯示,四大因素驅動私人定制服裝需求迎來拐點:
1)中產階級崛起,消費升級勢不可擋。2020年中國中產及富裕階層家庭數量有望翻一番達1億,貢獻1.5億美元消費增量,定制服裝作為高端消費將受到歡迎。
2)80/90后消費者逐漸崛起,2020年消費占比將達53%,其具有個性化、時尚化特征,對定制服裝需求更為強烈。
3)消費訴求由追求品牌向追求性價比轉變,定制服裝有望成為下一個性價比消費爆點。
4)中國人肥胖比例提高,對更為合身的定制服裝需求增多。
與成衣和傳統定制服裝相比,私人定制綜合優勢明顯,我們保守測算國內私人定制服裝潛在市場空間在1,022億元,到2020年有望達到2,000億元以上。
布局定制市場,龍頭爭得先機,關注相關上市公司
國內服裝定制目前尚處于發展早周期,各類企業紛紛轉型、初涉藍海。目前進入者主要分為四類:高級定制企業、出口轉型定制企業、男裝轉型定制企業以及最近興起的"互聯網+"定制企業等。
建議關注私人定制布局相關上市公司,在技術升級使得低成本成為可能、在行業高庫存和高倍率找不到有效解決方案、在定制需求拐點來臨之際提前布局,將受益于未來行業快速增長。其中:報喜鳥率先進軍服裝定制市場,雅戈爾打造定制西裝品牌,魯泰A進軍定制襯衫,大楊創世依托出口加工經驗轉型西裝定制,建議持續關注各公司定制業務發展。